中文字幕天堂网,国内自拍青青草,第一页在线视频,极品呦女,床戏视频赵丽颖,搜索 美女视频,免费美女视频下载

【豫光故事】第一座職工食堂

2018年07月09日 8:40 5421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每一步都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搜尋曾經的片段,還原昔日的景象,為老一輩豫光人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感嘆不已!

1957年建廠初期,在姑嫂山鉛礦,生產條件非常艱苦,房無一間,夜宿勛掌村,住的地方基本都是借宿和租賃。后來,工人逐漸增加,到1957年底,由原來的2名干部增加到6名干部,工人增加到40名,建房13間,生產條件有了改善。

1957年11月,為了解決工人的吃飯問題,企業(yè)用石頭、泥土、小瓦等原材料建造了職工伙房,占地140平方米。據鉛礦原司務長、今年已經85歲高齡的楊型高老人回憶,當初沒有運輸工具,所有原材料都是企業(yè)運到勛掌村后,由工人肩挑背扛弄上去的。勛掌村離姑嫂山鉛礦有2.5公里的路程,但工人們毫無怨言,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3間伙房終于建成,鉛礦有了第一座職工食堂。

楊型高任司務長之前,曾有5任司務長。當時還屬于吃大鍋飯的年代,由于缺乏經驗,前5任司務長都沒有干多長時間。關鍵時刻,企業(yè)將重擔壓在了楊型高的肩上。楊型高當時任班長和工會主席,主抓工人生活,生性耿直、倔強的他就說了這么一句話:“就沒有搞不好那一說。”

1961年,楊型高開始擔任司務長。他嘴上是那樣說,心里也犯嘀咕,于是開始悄悄觀察。觀察了幾天后,終于找到了原因。在當時吃大鍋飯的年代,農村生活條件差,國家對工人有供應,一些工人舍不得吃饃,面條喝了幾大碗,卻把饃偷偷留下來帶回家給家里人吃。“必須改革,實行糧票。”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一開始,他把握不住,擔心工人會把糧票偷偷攢起來,每5天一發(fā),隨后每10天一發(fā),到了1962年后半年,農村開始有了自留地,大鍋飯解散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便改成了一月一發(fā)。

由于伙房條件有限,擔任司務長的楊型高一直住在山神廟里。白天沒有時間整理糧票、菜票,他全是在晚上點著煤油燈,加班到夜里12點整理出來的,有5元一沓的、10元一沓的,方便工人購買。談起當時的條件,楊型高一口一個“苦”字。做飯沒有水不行,每天派4名工人跑到勛掌村擔水,一來一回有5里路;國家供應有粗糧、有細糧,光吃細糧不行,把紅薯面、玉米面和白面混在一起,做成花卷;買個鹽得跑到勛掌村,買個調料、醬油、醋、油、面還得跑到克井公社;沒有工具,借用附近中樊村生產隊的木頭車運到溝東(伙房在溝的另一側),再用籮頭(濟源方言,一種挑擔運東西的工具)擔回;買菜更是要跑到縣城,企業(yè)沒有運輸工具,租賃運費又高,楊型高硬是把菜從縣城挑到礦上,足足有40多里路。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他們那一代人用腿當交通工具、用肩當裝載工具,所受的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當時,工人每人每月有半斤豆腐的福利,國家供應黃豆,讓西關豆腐廠代加工,楊型高每次總是擔上七八十斤豆腐,花3個小時的時間,從西關豆腐廠擔到礦上。工人每人每月半斤肉,供應量太少,為了改善生活,他從思禮竹園溝買回母豬,蓋個豬圈,自己養(yǎng)豬,下崽后,養(yǎng)到200來斤,殺豬吃肉。后來豬多了,便開始散養(yǎng)。那時候糧食緊張,他組織工人到山上挖野菜充饑。由于不好消化,許多工人對野菜都難以下咽,每到開飯鈴聲一響,散養(yǎng)的豬就會從山上跑下來,借機尋菜吃。

在那個年代,工人的工資是一天8角錢,一個月24元,每月扣生活費7元,和現(xiàn)在的生活相比起來,可謂是天壤之別。

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職工食堂也陸續(xù)多了起來,并且一座比一座建造得美觀大氣,但第一座職工食堂在老一代豫光人心中留下的卻是難以磨滅的印記。

第一座職工食堂,連同那個年代的故事,和豫光艱苦奮斗的作風一起傳承下來,成為豫光發(fā)展史上一筆難得的寶貴財富。

責任編輯:彭雨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gzjcgq.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