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 集
2018年01月24日 11:26 1960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文學雜談 作者: 紅巖
說起趕集,對于久居城市而又忙于工作的人來說似乎是既遙遠而又陌生的事情。不料想,初到威海南海度假區(qū)居住,竟然又有了趕集的機會,這倒別有一番情趣和感慨在心頭,勾起對往事的回憶。
很小的時候,常跟在大人屁股后邊吵著嚷著去趕集,一來是覺得好玩熱鬧,二來是趁機討點好吃的,夏天可要支冰糕吃,冬天可來串冰糖葫蘆解解饞,而此時的大人們常常表現(xiàn)的較為慷慨。那時家境也好,大人也樂意帶你去,盡管你是個小饞貓,什么都不能干,全當是給大人解悶的尾巴。那年月,城里的大集最紅火,離家不算太遠,跟著大人蹦蹦噠噠不多會就到了。趕到中午頭餓了,偶爾找個飯店小撮一頓,然后再到電影院看場電影,感到愜意得很!
說起集市,一生中印象最深的還是家鄉(xiāng)的大集,不僅僅是因為生于斯,長于斯,有著濃郁的鄉(xiāng)愁情節(jié)。我的老家在淄博市博山城區(qū)的近郊,相距城里僅有幾里地。博山這地方,從唐宋肘時期就盛產煤炭,因而帶動陶瓷、琉璃、冶鐵制造等產業(yè)的發(fā)達,故自明清以來形成有名的工業(yè)重鎮(zhèn),集市隨之繁榮自不必說,遠近聞名。
博山城的大集設在城東頭,足有三五個足球場那樣大。若逢年過節(jié)場地便不夠用,集市便向四周的大街小巷延伸開去,與沿街的商鋪連成一片,形成集中有店、店旁有集的壯觀景象。特別是春節(jié)前的幾個集日,真可謂是,商賈云集,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聲鼎沸。集市上吆喝聲不絕于耳,賣日用百貨的,賣蔬菜的,賣雜糧的、賣牲口的,當然也少不了賣藝的……在市場上毫無次序的排列開來,只給趕集者留出一條狹窄的通道來。最熱鬧的當屬鞭炮市,數駕馬車擺成龍虎相斗的架式,賣鞭人站在車頂之上,用長長的桿子挑起一串串爆竹,扯著嘶啞的嗓子可勁的喊著。隨后,又將一串串爆竹點燃在空中炸響。旁觀的人,先是遠遠地圍著,待爆竹響畢,便高舉著手中的錢幣,向載滿鞭炮的馬車蜂涌而至……
世事冷噯,蒼桑變遷。到了我上初中、高中的年代,對趕集的記憶是苦澀的,也更加難忘。在那些陰差陽錯的歲月里,農村想搞點農、林、牧、漁的副業(yè),都被當作"資本主義的尾巴"給割掉了,商品物資極度匱乏,許許多多的家用商品只能憑票供應,即使有錢也難以買到。經商者也被視為"投機倒把分子"被監(jiān)管打擊,集市變得冷清起來,形成了一些集無定所的"黑市"。那時,博山集市上的許多農副產品大都來自鄰縣的萊蕪,兩地形成互通有無的交易需求,萊蕪盛產的大白菜、生姜、花生米、五谷雜糧等頗受博山人的喜歡。萊蕪人也順手將城里的日用雜貨、糖果糕點、盆盆罐罐、琉璃蛋蛋等捎些回去,讓人感到和諧而又溫馨。但很無奈,在"黑市"交易的情形下,交易雙方只能躲到兩地相鄰的十分偏僻的山溝里偷偷地進行...…
而此時,我的家境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兄妹五個,弟兄四個,正值如狼似虎的年令,家里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吃。記得一年的冬天,我娘帶著我和哥哥,起了個早五更,頂著凜冽的寒風,趕了十幾里山路,來到萊蕪通向博山的一條崎嶇山路上,準備買點粗糧以添補家用。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賣主,正欲討價還價。誰料想,帶紅袖章的市場監(jiān)管人員早有埋伏,賣主見狀,扛起糧食,提起稱桿,拔腿就跑,一會兒不見了蹤影,俺娘仨只好空手而歸。那年月,家家戶戶都過的清苦,我家也是如此。直到我就業(yè)當了工人,哥哥下地當了社員,家境才稍有好轉。而我,有幸干上了一份四十九斤糧食定量的工作,盡管苦點累點,但還是給家庭帶來一些寬慰。逢年過節(jié),我常帶些饅頭回家,想吃饅頭的兩個弟弟便不辭勞苦地跑到遠隔數里的車站去接我….…
此后,我去工廠的食堂多了,告別了讓人歡喜讓人愁的集市,趕集的概念逐漸被淡忘。
時間飛逝,一幌四十多年過去了。沒想到,來到地處威海的南海度假區(qū),又與久違的集市不期而遇,這使我有幾分愕然,又有幾分喜悅。
十月的一天,媳婦突然對我說,明天趕集去!趕集?我大惑不解。媳婦見我愕然,打開手機哂出朋友發(fā)給她的帖子,一大串集市的名字映入眼簾:什么東里島、西里島、波羅島、萬家寨、小觀鎮(zhèn)、澤頭鎮(zhèn)……五天一輪,歷歷在目。不曾想,在林林總總的現(xiàn)代化度假生活區(qū)內,在超市飯館成群的商業(yè)街旁,竟然有久違的集市存在!次日,帶著幾分好奇,開上自家的愛車向離住的最近的西里島集市奔去。
集市不像家鄉(xiāng)大集的規(guī)模那樣大,但依然火爆。集市旁邊四車道的柏油馬路上,早已停滿了南來北往的各種車輛,形成長長的車龍。附近的人們則手提紅紅綠綠的便兜,或是手拖著小行李車從四面八方信步走來。集市內,人頭攢動,磨肩接踵,人流如織,好一派城鄉(xiāng)結合的美麗畫卷!
說老實話,購物買菜不是我的強項,討價還價也非善長。開始,伴在媳婦左右有些慢不經心。然而,買賣之中,我對當地百姓的那份豪爽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在眼里,喜上心頭.:賣白菜的,根本不用上稱,大的兩元,中的一塊五角,小的一元。成交完了,送上一句:"自家地里種的,想吃再來";賣豆角的不論斤論把,用草繩捆著,一把一元錢,能吃兩頓,賣完同樣送一句:″自家種的,不為賺錢,圖個賞臉";一賣豬肉的,見媳婦要的少,則更為爽快:"塊兒八角的,知你初來南海,拿去不收錢了,下次來補上!"這倒反使我們?yōu)殡y起來….
這趟集趕下來,讓我充分領略了文登人的那股實在勁,趕集反倒有些上癮了,隔三差五便陪老婆去一趟。不為別的,為的是去感受休閑中的那份熱鬧,去聆聽集市上那種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文登腔,去領略純樸的民俗民風,更為享受當地百姓做買賣時的那份豪爽!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gzjcgq.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