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交易“翻船”的兩大教訓
2017年07月14日 9:20 3427次瀏覽 來源: 華爾街日報 分類: 期貨
今年大宗商品明顯較其他資產表現(xiàn)低迷。年初至今,大宗商品交易回報率為-10%,大大低于股票、信貸和債券市場。遭遇十年最糟業(yè)績,在大宗商品中“孤軍奮戰(zhàn)”的高盛也暗生退意。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可交易的主要大宗商品交易指數,標普高盛商品指數 (GSCI) 年初以來表現(xiàn)全面落后于其他各類資產
高盛認為,大宗商品表現(xiàn)低迷的主要因素是油價的持續(xù)走低,去年11月看多標普高盛商品指數的交易推薦也因此夭折。
油價走跌中的部分成因難以預料,比如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的石油產量高出預期;但更重要的是,從今年的慘痛教訓中,高盛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被高盛自己乃至其他市場參與者忽視的大宗商品投資規(guī)律。
在7月11日的Global Markets Daily報告中,高盛總結了2017年上半年學到的兩大教訓,并闡述了接下來的市場預期。
教訓之一:本輪下跌中,供應面的驅動影響要遠大過需求面
從性質而言,大宗商品與其他市場不同,是實物資產 (physical assets) ,而非預期資產 (anticipatory assets)。如果一桶石油沒有被生產出來,或者目前并未入庫儲存,這桶石油的消費也就無從談起。
大宗商品的這一實物性質,意味著期貨價格曲線的可以作為基本面供求關系的可靠晴雨表。若未來市場面臨短缺的預期將現(xiàn)貨價格推得過高,庫存石油就會流入市場,打壓現(xiàn)貨價格。
年初至今,石油近期合約的價格曲線走勢都反映出基本面的走強,也就是說需求面的增長正在追上過剩的供應面。
另一種分析供求關系的途徑,是觀察跨資產相關性。
高盛采用美聯(lián)儲的研究方法,跟蹤油價、金屬價格和除能源企業(yè)以外的標普500指數的每日變動;若三者方向趨同,那么價格的驅動因素往往就是市場需求。若非如此,那么驅動因素就是市場供應。
雖然這種方法并不完美,在高盛看來這樣的分析方式確實能夠大致勾勒出市場價格波動背后的驅動因素。舉例而言,2008年油價下跌就主要是需求面驅動,而2014年油價下跌則主要是供應面驅動。
到了今年上半年,供應面因素再次成為原油市場價格走勢的主要推手。
與油價相似,在高盛看來各類金屬價格目前也是受供應面驅動的。舉例而言,中國推動關停落后產能淘汰中頻爐 (MFF) 的努力,使得鋼價表現(xiàn)超出預期(年初以來漲19%)。相比之下,鎳價則表現(xiàn)不及預期(年初以來跌9%),因菲律賓政局可能導致政府不再能夠關閉或暫停該國的鎳礦礦場業(yè)務。
教訓之二:超出當前供應周期的交易邏輯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為大宗商品交易上述的實物性質,超出當前供應周期的投機交易,往往只會事倍功半。
這一點在農產品價格上尤其明顯,供求平衡在每個種植季節(jié)都會重置。當投資者抬高出價,超出當前供應周期的時候,走高的價格會激勵農民種植更多的作物,從而導致供應面走高,拉低價格。
雖然頁巖油并沒有改變這一大宗商品投資的基本規(guī)律,它確實大大縮短了石油供應周期。這意味著,當2016年末油價隨著OPEC減產和需求增長這些超出周期的樂觀情緒走高的時候,頁巖油生產商也受到激勵加大產出,已經為2017年油價的下跌埋下了種子。
高盛在金屬價格當中也看到了同樣的規(guī)律。在過去幾年當中,每年市場參與者都預期銅礦供應會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從過剩轉向短缺,而這種預期又鼓勵銅礦生產商加大產量,刺激廢銅供應,給接下來的價格走勢設下了“天花板”。
高盛的遠期觀點:周期性看多但結構性看空
那么以上兩條教訓對于高盛的遠期觀點有何影響呢?
首先,高盛在對大宗商品的需求面前景頗具信心的同時,也認識到目前供應面仍然是決定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
再者,高盛對于大宗商品市場總體抱持周期性看多但結構性看空的態(tài)度。
對于油價,隨著庫存進一步削減,其他諸如投機倉位和生產中斷等因素也趨于正?;?,高盛認為短期內油價壓力偏向上行;但是長期而言,新的油市定價秩序可能會帶來長期低價的新常態(tài)。
對于銅價,根據穩(wěn)健的需求增長,高盛認為短期看多,上探6200美元/噸,但隨后會因為供應周期導致的過剩,在2018年回落至5500美元/噸,2019年跌至5300美元/噸。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gzjcgq.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