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荷葉吸杯賞析
2013年07月16日 9:27
379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wǎng)
分類: 金屬器皿
何家村銀荷葉杯,陜西金銀器
陜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唐代文物中,有一件造型非常獨特的器皿,被定名為“鎏金蓮花形銀燈頭”,實際上,這應(yīng)該是一件珍貴的“荷葉吸杯”,或稱“荷杯”、“碧筒杯”、“碧筒勸”。
吸杯是一種以情趣取勝的酒杯,徐珂《清稗類鈔》“物品類”中解釋甚詳:“吸杯,做蓮蓬、蓮葉交互相連狀,別有蓮莖,莖之中有孔,可吸飲。”這種酒杯在結(jié)構(gòu)上最為特別之處,是由酒杯中引出一條長管,管內(nèi)中空,飲酒人將嘴唇吮住長管的端頭,由此把杯中酒吸入口內(nèi)。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自帶固定吸管的酒杯。
被誤認為“蓮花形銀燈頭”的這件唐代銀器,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十四輯中有專題介紹:“高1.5厘米,口徑3.5厘米,重73.5克。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造型獨特,花形口,器身為八曲,整體呈花苞形。底心有孔,外接焊一彎管,由體外高過器口,上端齊平。”(《唐鎏金蓮花形銀燈頭》,張紅娟撰,89頁,三秦出版社)與《清稗類鈔》所述相對照,不難理解,這件銀器所外接的彎管正是吸管,或至少是一個出酒的流口,飲用者將嘴唇吮住其頂端,由此飲得器中之酒。與吸管相接通的器內(nèi)圓孔位于底部的中央,也就是全器最低之處,這就保證杯內(nèi)所盛酒液可以通過吸管被全部抽出。同時,吸管的端頭高過酒杯的邊緣,因此,在無人干擾的靜置情況下,這件銀器即使盛滿酒水,也不會遭吸管泄漏??梢詳喽?,何家村窖藏中的這件帶有彎管的小銀器,正是一只唐代的“吸杯”。
從已知的文獻來看,“吸杯”或者至少相關(guān)記載、傳說正是在中晚唐時期開始出現(xiàn)。后人引用最廣的一則為段成式《酉陽雜俎》所敘:“歷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愨三伏之際,每率賓僚避暑于此。取大蓮葉置硯格上,盛酒三斗,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上輪菌如象鼻,傳吸之,名為碧筒杯。歷下敩之,言酒味雜蓮氣,香冷勝于水。”據(jù)這種說法,早在三國時代,風雅人士中就曾興起以荷葉當作大酒杯的做法——把大荷葉連著長梗折下,架在硯盒上,用簪頭刺破蒂芯,讓酒得以灌入中空的長荷梗。將荷梗向上拉起,如象鼻一樣彎成弧形,然后主賓輪流以嘴含住荷梗的端頭,用力吸吮,荷葉內(nèi)的酒液就會順著荷梗內(nèi)部的空腔流動,涌入吸酒者的口中。這種帶梗鮮葉制成的一次性酒杯還被命名為“碧筒杯”,其妙處在于能令酒水染上荷葉的香氣,予人勝冰賽雪的清涼感。
唐人趙璘《因話錄》則將此一獨特的品酒方法歸在本朝人身上:“靖安李少師……暑月臨水,以荷為杯,滿酌、密系,持近人口,以筋刺之。不盡,則重飲。”必須注意的是,唐人戴叔倫《南野》一詩云“茶烹松火紅,酒吸荷葉綠”,唐人曹鄴《從天平節(jié)度使游平流園》也詠到“乘興挈一壺,折荷以為盞”,將這兩條線索與《因話錄》所述相參考,可以確定,在唐代,士大夫們確實曾經(jīng)在聚會現(xiàn)場臨時折斷鮮翠荷葉當作大酒杯,并且通過荷莖吸品葉中之酒。
這一奇巧的做法在后世一直流傳,歷代詩詞中每見詠及。如宋代文人李綱曾賦《西軒小池荷花盛開,與賓客酌酒其上,以荷為杯,引滿徑醉》之詩,林希逸則有詩題為《六月十日晩飲,呼行祖共吸荷杯》;元人程端禮亦曾作《碧筒飲轉(zhuǎn)語一首》,且“注云:六月二十二日,同諸公為避暑飲,臨荷池,取荷為杯,故名”。正是在這一傳統(tǒng)中,出現(xiàn)了以各種材質(zhì)模仿天然“碧筒杯”的酒杯,也就是“吸杯”。揚之水《荷葉杯與碧筒勸》(《奢華之色》第三卷,225-231頁,中華書局2011年)一文舉證了今日可見的遼代、明代瓷制吸杯實物,并通過《天水冰山錄》推理出明人將這種形式的酒杯稱為“碧筒勸”或“碧筒杯”。
何家村窖藏中的鎏金銀吸杯則顯示,以人工材料仿制“碧筒杯”,乃是唐代人的首創(chuàng)。實際上,這只吸杯的八曲器身力圖再現(xiàn)的就是荷葉的形象,不過出于美觀與實用的雙重要求,把荷葉的造型轉(zhuǎn)換為規(guī)則與飽滿。很妙的是,杯內(nèi)的起棱也模仿荷葉上的葉脈,但又予以簡化,然而仍能提示人一見便聯(lián)想到荷葉而非其他。同時,從杯底伸出、呈弧形挺起于杯畔的吸管,也一如荷梗的形態(tài)。所以說,這只唐代吸杯在當初制作時意圖明確,就是要將天然荷葉制成的“碧筒杯”予以工藝化的再現(xiàn)。
《云仙散錄》中有一則“酒器九品”,說“李適之有酒器九品”即九種造型各異的酒杯,隨后所列酒杯之名為蓬萊盞、海川螺、金蕉葉、醉劉伶等,都能在傳統(tǒng)酒杯實物或文獻、圖像資料中找到對應(yīng)的款型。其中之一品為“慢卷荷”,應(yīng)當就是人工材料制成的荷葉吸杯,荷葉須卷起才能盛酒,吸酒則是慢慢吮取的過程,或許正是這兩大特點造就了“慢卷荷”這一美妙的名稱。
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獻與文物來看,以帶梗翠荷現(xiàn)場制作碧筒杯,以及隨之產(chǎn)生的人工材質(zhì)的荷葉吸杯“慢卷荷”,乃是中唐時期的發(fā)明。所謂“李適之酒器九品”大約是中晚唐人加之前輩的附會,至于曹魏時鄭愨首創(chuàng)碧筒杯的說法也一樣是那個時代的新編典故。不管怎么說,這是唐代文人創(chuàng)造的風雅之一,且幸運地留下了何家村窖藏出土鎏金銀荷葉吸杯的實物,讓那千年前的風雅至今光彩熠熠,未有絲毫的褪色。
責任編輯: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gzjcgq.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nèi)容的版權(quán)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nèi)聲明的版權(quán)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gòu)授權(quán)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zhuǎn)載,轉(zhuǎn)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quán)協(xié)議,取得轉(zhuǎn)載授權(quán);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